2018-07-25

《白狼》編劇 David Schraven Q&A(David Schraven Q&A with Slowork)


熱帶季風Vol.2》國際經典紀實漫畫介紹,由陳蘊柔為我們介紹了 《白狼——極右派地下組織的圖像報導》,同時,作者也為本篇的寫作簡單採訪了編劇兼CORRECT!VE的出版負責人David Schraven先生。由於紙本篇幅的關係,我們將這篇Q&A放在網上供大家閱讀。

 

In Monsoon Vol.2,  author Chen Yun-Rou present a graphic investigation work : White Wolf, published by an independent media CORRECT!VE, for our reader, here is an extra Q&A with the author David Schraven, if you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this, please contact us and buy a copy of Monsoon Vol.2




Q:《白狼》在德國書市反應如何?

A:我們非常驚喜。這本書原本是想透過一間大出版社出版,但對方希望我們能夠把書的口味改淡一點,還想刪去許多內容,所以我們跟對方解約,把書拿回來自己出版。幸虧書賣得很好,期間已經再刷六次,賣出數千本。這本書得到的迴響極佳,我們甚至因這本書得到德國記者獎(Deutscher Reporterpreis),這對我們來說是極高的榮譽。


Q: How has the German book market responded to White Wolf?

A: We’ve been delighted. Originally we wanted to distribute it through a major publisher, but they wanted us to tone the content down, and to delete quite a lot, so we stopped working with them to publish it ourselves. Fortunately it’s sold well and there have been six printings with thousands of copies sold. The response has been fantastic, we even got a journalism award, the Deutscher Reporterpreis, which was a huge honor for us.




Q:《白狼》是如何與漫畫家合作的?

A:我會和漫畫家仔細談過故事線的細節,一起製作、繪出故事中每個場景的草圖,那些場景都由我先以文字描寫出來。再來就是漫畫家繪成完整的圖稿,然後我再填上文字。我們靠這個方法,很快就完成整本書的製作。


Q: How did you work with the artist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 I’d discuss the details of the story with the artist, then I’d describe each scene and the artist would produce a draft sketch. Then the artist would produce finished drawings, and I would add in the text. And very quickly we had finished the whole book.


Q:歐洲編輯和作家因漫畫而受死亡威脅的例子很多,出版這樣類型的漫畫是否太冒險?

A:我們之前為這本漫畫辦了一場展覽,原本是希望在柏林的一間藝廊展出,可惜藝廊不敢展出我們的作品。在開幕前幾天突然決定取消,因為怕被襲擊。我們於是把展覽安排在自己的編輯部辦公室,邀請市民直接來我們這參觀。展覽相當成功,之後也在超過40個城市巡迴展出。我認為,我們身為記者不應該害怕,如果我們不敢呈現事情真相,那如何取信於一般市民。


Q: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uropean editors and publishers getting death threats because of cartoons. Is publishing a book like this dangerous?

A: We did want to have an exhibition for the book, to be held in a Berlin art gallery. However the gallery cancelled the show just days before it was due to open, as they were scared of being attacked. So we moved it to our own offices and invited the public in. It was a success, and the exhibition later toured to more than 40 cities. I think as reporters we shouldn’t be intimidated. If we don’t dare to tell the truth, how can the public trust us?





Q:您們還有計畫繼續出版圖像報導嗎?

A:有,我正在製作一本圖像報導,是關於德國聯邦議院裡面藥物濫用、貪污跟對女性的暴力行為。這本書會在2018年秋天出版。


Q: Do you have plans for more graphic investigations?

A: Yes, we’re currently working on one about drug abuse,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the German federal parliament. That’s du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autumn of 2018.

2018-05-08

【TIDF第十一屆慢工推推推之《天堂異鄉人》】



推薦這部片二個原因1.好看,2.思辨性強。

主題關於非洲及中東各地湧往歐洲難民移民問題,其實你也可以把它簡化為左和右的問題。在歐洲,所有問題都會變成左和右的問題,就像過去(希望是?)在台灣,所有問題都可以變成藍和綠的問題。

導演在長期、深入接觸剛到歐洲等待拿到居留的難民後,以虛構的手法拍了這齣五幕劇。

力度最強的在於前二幕,由同一位荷蘭演員飾演的公務員,告訴一次一班的新進難民,它們的「處境」是什麼。而第一幕和第二幕的觀點是徹底的南猿北轍,一右一左,但都富有邏緝和數據。

在一個社交日益狹隘的社會,我們越來越難有機會去傾聽一個徹底相反的觀點,好比今天你支持同婚,你大概只會見到反同婚之中,最荒謬的言論,而不會看到最有力的那一個,於是,我們永遠不了解彼此。這部片試著打破這件事,至少對我而言,有了不同的思考。

第三和第四幕,告訴你所謂的法律和現實代表了怎樣絕對權力,無所謂同情。

第五幕的終曲相當精彩,戳破本片的虛、嘲諷「電影」和正在看電影的觀眾本身,又帶來另一層的思考。

這部片雖然是寫好腳本後的拍攝,但內容取自真實訪問,所有難民演員都是拍攝時抵達不久的真實難民。


我希望用它來回答總是被詢問的什麼叫做「紀實」、紀實漫畫的手法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但也並不打算和你解釋定義或方法,請你去看看這部片,然後想一想,如果今天導演只是訪問一堆左派、右派及許多難民,大家描述自己觀點和故事,能不能帶來這樣強度的思考。

另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定要吐糟「真相只有一個」這樣的熱血商業劇情觀點。現實生活中「真相有非常多個」,這是我非常喜歡《天堂異鄉人》的原因。

我喜歡有敘事、有觀點、影像好看的紀錄片,這樣的口味夠大眾了,如果你對紀錄片有點心理障礙,請試試我的推薦。

本屆TIDF,僅推薦我親自看過並且很喜歡的《僧侶》《前進》《怒祭戰友魂》和《天堂異鄉人》,其中除了《前進》以外都不是大眾所想像的「紀錄片」,他們都是把真實故事、人物或議題說的很好、又表現出現實問題的電影,慢工強力推薦 !! 場次資訊請見TIDF官網





【TIDF第十一屆慢工推推推之《怒祭戰友魂》】




http://www.tidf.org.tw/zh-hant/films/63977
這部片的主角是一位二戰時在新幾內亞打戰、之後成為一位無政府主義者的奧崎先生。導演跟拍奧崎先生尋找同期戰友在戰後23天還被處死的真相(末段還調查了另一個事件),這位主角有著非常驚人的氣勢和信念(即便極具爭議性)。他對所有權威和聽從權威者的挑釁、逼著你思考戰爭、服從和生存的意義。

他在日本這樣拐彎抹角的社會(而且是三十年前),挑戰著日本社會各種維持表面和平的形式與信念。

但鏡頭是否讓他變得張狂而走火入魔?鏡頭是否也讓這些人的坦誠與不坦誠變得更加複雜?

這是一部會讓你吃驚又讓你大笑的紀錄片
這是一部會讓你思考坦誠和真誠是什麼的紀錄片
這是一部會讓你思考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事實的紀錄片

它令人想到荷索的《灰熊人》、也令人想到關於印尼排華大屠殺的《沉默一瞬》。已有三十年的這部作品,完全不輸前面這兩部,是慢工推薦的必必必必必看片 !

聽說導演原一男著有一本紀錄理論,他認為紀錄片的核心正是導演與被攝者的角力。很想找人翻譯放入第三期的《熱帶季風》,誰要協力快舉手。

昨天的映後座談已經很精彩,導演的敘說簡直像另一部紀錄片,口譯先生翻 譯地也很有情緒,看完聽完大滿足。5/11最後一場,可愛的導演要舉行加長版的映後座談,勸大家快點搶票!

現場不要忘記蒐集有慢工製作,小錢x柯金源連載漫畫的影展報~~如果你還不認識《熱帶季風》請往這走(轉太硬了吧,社長~~)>>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monsoon_V2/

2018-03-19

【編輯側記】- 柯金源x慢工小錢


2018年2月28日慢工於TIDF辦公室與柯師傅見面。攝影 : 蔡宜家


《熱帶季風》第二期中加入了更多的採訪對象和合作單位,他們許多都是在各自領域非常獨特而頂尖的人物。為了講述他們的故事,我們需大量閱讀書藉、報導和看片。雖然工作量龐大,他們每一位都帶給我們新的知識和龐大的能量。


其中,為了瞭解柯師傅,柯金源導演,上月先是看了厚厚的新書、不下十篇的訪談,和十部左右的紀錄片(這還只是冰山一角)。今天下午再看了紀錄台灣70年代起至今環境運動的紀錄片《前進》,五十多分鐘的片從頭哭到了尾,其實真沒什麼哭點,但看到什麼都覺得好悲傷,30多年前的戲碼今天還在上演,又想到RCA,再看到每一任總統當選的地方就哭得更兇,我們到底哪裡弄出這麼多背信的無恥之徒。


事實上也有感動的淚,我們確實進步了,環境運動跳脫了單純的抵抗威權,環境問題不再只是生計的問題,中產和藝文階層也投入,它成為了生活方式的選擇問題。


看完《前進》又看了《退潮》,因為看過《前進》,看《退潮》更有感了。《退潮》表現了一些只能靠海,也樂於靠海的人,能夠體會他們的心境,才能體會這些小人物為何對抗企業、工業、和所謂的工作機會,他們要守護的不是一個對都市人而言高高在上的願景(美好的自然),而是他們日日依賴的環境。


看完片走去海邊看日落,過去九年都與大自然為伍的我,看這些東西真的感觸很多,但是一般人究竟能否被打動?


柯師傅從來都不覺得無助,他說偶爾會感到失望,但是那不造成他的困擾,遇到瓶頸就走過去,不要停在那裡,他淡定的加了一句,你衝過去了還有下一個(靠,聽了我都覺得無助)。他就是《前進》精神的化身,永不回頭,穩穩地走。


柯師傅作品環環相扣、層層積累,你一部一部的看了,就會累積足夠的知識去做你的判斷。我曾經看輕電視紀錄片(相對於電影紀錄長片),那天,柯師傅告訴我們在台灣公視播一次就有7-11萬人觀賞、影響的人數很多,現在他經營社群,因為可以影響到數十數百萬人,但被bbc拿去轉播,一下就千萬人,聽了對我曾有的想法感到很慚愧,一個曾經為了藝術離家的人,完全放下對藝術價值的追求,一心只做一件事-環境議題的傳播,這才是最難做到的事吧。


不論如何,每當對工作心生倦怠、埋怨,我就想著柯師傅說的「這是自己的選擇,做,就對了」。


#覺得破了太多梗但內心太滿了需要分享

#敬請期待五月份,慢工小錢xTIDF的柯師傅畫報,加長版也將刊於《熱帶季風Vol.2

#五月的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會首映90分鐘版的《前進》

《熱帶季風2-4期》訂閱募資中

慢工出版關於台灣社會運動作品 : 前線Z.A.

《前進》54分鐘版:


 

退潮 :